9月17日下午,青年作家卢思浩携新书《漫长的旅途》来到大连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,并分享其创作故事。众多读者早早到场等候,并在分享环节与之提问互动。在记者采访环节,卢思浩表示,写作本书的一个原因是,几年前的一次经历促动了他——原来人在痛苦的时候,往往具有幽默感。
近前的卢思浩,清癯而略显单薄,与邻家男孩没什么两样,穿搭极其简约。而其谈吐,倒流畅而成熟,颇有作家的样子。
从2013年出版书籍《你要去相信,没有到不了的明天》至今,卢思浩的作家生涯已有十年,十年之后的今天,他与当初有何变化?对自己如何评价?“老了。”卢思浩笑说,“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准确的,这评价应该留给别人,留给读者。硬要说的话,变化可能是,变得更踏实一些了。年轻时喜欢绚烂或者精巧的东西,现在觉得所有好的东西,应该是至诚的,随处可见的,扎在土里的。”
《漫长的旅途》书中有句宣传语: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此语该作何解释?卢思浩说:“自媒体时代,表面上人跟人距离很近,实际上你对别人一无所知。我们忽略了语言的伤害性,也忽略了其救赎性,所以越是在科技发达的时代,越是要谨慎发言,谨慎评价别人。允许自己做自己,也允许别人做别人。所以,自己有可能是救赎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,也可能是压死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《漫长的旅途》一书中有10个虚构的短篇小说,这些小说中故事来自于作家平时接触到的新闻与生活,网上的一则短小的新闻,其实是一个人的一个横切面,也反应了一个人的一生。之前看到四川的一件事,主人公在生活不顺利的时候,却往往表现出幽默感。这其实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:乐观并不是说预料到结局的戏剧性,而是在应对世事的时候,你所持有的那份态度,和那种从容。“那些倒在路上的人,只要他们还活着,还在往前走,就应该被看到”。
被问及会给年轻人在阅读上什么样的建议时,卢思浩笑说:“我的建议就是不要给任何人建议。因为如果你告诉别人阅读会如何让你进步,如何学到东西,那只会吓退他。他要阅读,只要他觉得快乐就行了。”